365体育网址,皇冠足球体育

网站支持IPv6 广西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广西防城港 > 城市概况 > 认识防城港 > 历史文化

节日

  • 发布日期:2021-07-05 09:05

  • 来源:市地志办

  阿宝节(又名阿婆节、阿波节) “阿宝节”又名“阿婆节”、“阿波节”,于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四月初四”和“七月初七”举行。大板瑶“阿宝节”是居住在我市防城区峒中镇的大坑、细坑、和科村和那良镇的高林村一带大板瑶的传统节日。“阿宝”是瑶语聚会和约会的意思,是以会情人唱情歌为重头戏,所以“阿宝节”又是大板瑶的情人节。“阿宝节”还有另一种叫法是“感恩节”,节日那天,瑶民还会跳起“盘王舞”,又叫“跳盘王”,是祭祀“盘王”还“盘王愿”的意思。据传说,在寅卯二年,天下大旱,木枯粮绝,瑶族子孙被迫离开故土向南迁徙,途中遭遇灾难,紧急中,瑶人许愿求祖先盘王保佑,后族人平安度过灾难,于是瑶族以后就还愿以祭祀盘王,子子孙孙相传至今。因此,“阿宝节”又叫“感恩节”。“阿宝节”是大板瑶服饰、音乐、舞蹈、美食等民族风情全面展示的最好平台,是大板瑶民族在长期的山区生活和文化历史环境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空间”形式。作为人数较少的一个瑶族分支,“阿宝节”承载着大板瑶民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
  哈节 “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节日,也称“唱哈节”。“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的意思。各地京族哈节日期不一样,或农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或正月十五。各地都有专门用于哈节活动的建筑物——哈亭。京族哈节活动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内容组成。365体育网址,皇冠足球体育哈节有不少民间传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称:古代有位歌仙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各村的哈亭是节日活动的中心。节日活动历时3日,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周围各族群众亦来共同欢庆。唱哈的主角有3人,男歌手1人,称“哈哥”,专司抚琴伴奏,两位女歌手是“哈妹”,一个持两块竹板,另一个拿一只竹梆,击节伴奏,轮流演唱。歌的内容有民间传说、哲理佳话、爱情故事等。锣鼓声中常有少女登台献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头顶天灯舞”。舞者头顶瓷碗,碗上叠盘,盘子里点燃蜡烛,同时两手端着酒杯,杯中也各有蜡烛一根。歌舞时三根蜡烛闪闪不灭,若有多人共跳此舞,则满眼烛光闪烁,美丽动人。2020年9月防城港市东兴万尾举办一年一度“哈节”传统活动,场面较为壮观,经过近五百年的发展演进,京族哈节是京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疍家 “疍家”是个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居民群落,因所居住的渔船外形极像蛋壳,因而被人称为“疍家”。疍家人长年累月与风浪搏斗,生命没有任何保障,朝不保夕,生存环境极端险恶,他们在陆地没有房子,遇到台风,船有幸靠码头,他们在岸上临时搭个窝棚以栖身避难,“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因为世居水上、漂泊不定、靠海靠水繁衍生息,又被称为“水上吉卜赛人”。防城港市企沙疍家原本是侨居越南的华侨,1978年,因为越南排华,中国政府让2000多名越南侨民在企沙渔港这个宁静的港湾安了家。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职业条件,使疍家人无论在性格、语言、服饰、居住、婚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均自成一体,形成了极富浓厚乡土风情的疍家文化。企沙半岛是防城港疍家文化的发源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防城港的疍家人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风土文化,常见的文化活动是唱咸水歌,最具特色的是疍家婚俗。还有许多疍家人有农历初一、十五给妈祖进香,在端午节进行祭海等传统习俗。妙趣横生的疍家文化是疍家人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职业文化,如今,由于社会进步、信息发达和部分疍家人的上岸居住,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疍家的许多习俗逐步被现代文明同化或逐渐消失。因此,保护、开发与传承疍家文化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2009年11月,工作时要求适度挖掘疍家文化、妈祖文化等渔猎文化,综合策划适宜旅游的疍家文化;2013年5月份,创编完成大型情景歌舞《疍家秀》,并于6月6日晚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剧场隆重上演;2014年7月,在企沙渔港举行疍家开海系列民俗活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疍家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礼仪习俗、休闲娱乐、生产劳作、风味小吃、服装饰物等能够成为我市一道既有历史、民族元素的亮丽的旅游风景。
 
收藏 打印 关闭

节日

  • 发布日期:2021-07-05 09:05
  • 来源:市地志办
  阿宝节(又名阿婆节、阿波节) “阿宝节”又名“阿婆节”、“阿波节”,于每年农历“三月十六”、“四月初四”和“七月初七”举行。大板瑶“阿宝节”是居住在我市防城区峒中镇的大坑、细坑、和科村和那良镇的高林村一带大板瑶的传统节日。“阿宝”是瑶语聚会和约会的意思,是以会情人唱情歌为重头戏,所以“阿宝节”又是大板瑶的情人节。“阿宝节”还有另一种叫法是“感恩节”,节日那天,瑶民还会跳起“盘王舞”,又叫“跳盘王”,是祭祀“盘王”还“盘王愿”的意思。据传说,在寅卯二年,天下大旱,木枯粮绝,瑶族子孙被迫离开故土向南迁徙,途中遭遇灾难,紧急中,瑶人许愿求祖先盘王保佑,后族人平安度过灾难,于是瑶族以后就还愿以祭祀盘王,子子孙孙相传至今。因此,“阿宝节”又叫“感恩节”。“阿宝节”是大板瑶服饰、音乐、舞蹈、美食等民族风情全面展示的最好平台,是大板瑶民族在长期的山区生活和文化历史环境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空间”形式。作为人数较少的一个瑶族分支,“阿宝节”承载着大板瑶民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
  哈节 “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节日,也称“唱哈节”。“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的意思。各地京族哈节日期不一样,或农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或正月十五。各地都有专门用于哈节活动的建筑物——哈亭。京族哈节活动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内容组成。365体育网址,皇冠足球体育哈节有不少民间传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传说称:古代有位歌仙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各村的哈亭是节日活动的中心。节日活动历时3日,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周围各族群众亦来共同欢庆。唱哈的主角有3人,男歌手1人,称“哈哥”,专司抚琴伴奏,两位女歌手是“哈妹”,一个持两块竹板,另一个拿一只竹梆,击节伴奏,轮流演唱。歌的内容有民间传说、哲理佳话、爱情故事等。锣鼓声中常有少女登台献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头顶天灯舞”。舞者头顶瓷碗,碗上叠盘,盘子里点燃蜡烛,同时两手端着酒杯,杯中也各有蜡烛一根。歌舞时三根蜡烛闪闪不灭,若有多人共跳此舞,则满眼烛光闪烁,美丽动人。2020年9月防城港市东兴万尾举办一年一度“哈节”传统活动,场面较为壮观,经过近五百年的发展演进,京族哈节是京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疍家 “疍家”是个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居民群落,因所居住的渔船外形极像蛋壳,因而被人称为“疍家”。疍家人长年累月与风浪搏斗,生命没有任何保障,朝不保夕,生存环境极端险恶,他们在陆地没有房子,遇到台风,船有幸靠码头,他们在岸上临时搭个窝棚以栖身避难,“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因为世居水上、漂泊不定、靠海靠水繁衍生息,又被称为“水上吉卜赛人”。防城港市企沙疍家原本是侨居越南的华侨,1978年,因为越南排华,中国政府让2000多名越南侨民在企沙渔港这个宁静的港湾安了家。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职业条件,使疍家人无论在性格、语言、服饰、居住、婚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均自成一体,形成了极富浓厚乡土风情的疍家文化。企沙半岛是防城港疍家文化的发源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防城港的疍家人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风土文化,常见的文化活动是唱咸水歌,最具特色的是疍家婚俗。还有许多疍家人有农历初一、十五给妈祖进香,在端午节进行祭海等传统习俗。妙趣横生的疍家文化是疍家人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职业文化,如今,由于社会进步、信息发达和部分疍家人的上岸居住,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疍家的许多习俗逐步被现代文明同化或逐渐消失。因此,保护、开发与传承疍家文化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2009年11月,工作时要求适度挖掘疍家文化、妈祖文化等渔猎文化,综合策划适宜旅游的疍家文化;2013年5月份,创编完成大型情景歌舞《疍家秀》,并于6月6日晚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剧场隆重上演;2014年7月,在企沙渔港举行疍家开海系列民俗活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疍家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礼仪习俗、休闲娱乐、生产劳作、风味小吃、服装饰物等能够成为我市一道既有历史、民族元素的亮丽的旅游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