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网址,皇冠足球体育

网站支持IPv6 广西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广西防城港 > 城市概况 > 发展防城港 > 产业概况

一缕茶香飘满山

  • 发布日期:2021-04-18 16:59

  • 来源:防城港日报

 
黄景超在采茶。
 
 
黄景超向驻村第一书记刘峰介绍茶园的发展情况。
 
 
村民在黄景超的茶园里采茶。
 
  春日的早晨,黄景超坐在客厅的木质沙发上,用简单的器具泡上一壶茶,静待时光。茶香从壶里溢出来,飘满整个客厅。用他的话来说,“自己种的茶,怎么泡都香”。
 
  茶叫凤凰茶,因为种在凤凰山脚下。今年已是70岁的黄景超,也住在凤凰山脚下,就在上思县叫安镇百包村那交屯,他年轻时担任过百包村的党支部书记。他的家,是一栋三层的楼房,靠着自己多年奋斗下来的积蓄,2010年建起来的。
 
  热气从手中的茶杯里升起来,坐在沙发上的黄景超轻轻咂了一口茶又放下,回想起了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百包村地处十万大山腹地。从黄景超记事起,他眼中的百包村就是闭塞的,山多地少,贫穷落后。“家里三兄弟,1970年初,每人每月分到的稻谷不足15公斤。”说话时黄景超摊开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这双手曾在建设凤凰水库时期搬过石头挥过锹,也曾在无数个清晨拂去过茶尖上的露水。
 
  具有高中文凭的黄景超因为积极肯干又有文化,村干部动员他入党。1973年1月1日,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76年1月1日,他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黄景超清晰记得,那时正在凤凰水库的坝上干活的他,觉得风更轻了,干起活来也更有劲了。
 
  “一个人如果不思进步,那么还能干出什么成绩?党员就要带头干,群众才能跟着干。”黄景超拉高了嗓音说。
 
  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村民按下红手印,签下“大包干”契约,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不久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十万大山,百包村实行分田到户。
 
  黄景超家共分到六七亩水田,有了自己的责任田后,干活就更加“不要命”了。“第一年早稻收了1500多公斤,晚稻收了1000多公斤,那时候第一次感觉到不用再为吃不饱而发愁了。”
 
  实行分田到户后,当时已是村干部的黄景超受到叫安乡(现叫安镇)领导的鼓励,让他带头组织村里的青年人搞高产农业试验田,想办法提高产量。
 
  “试验田”的概念第一次闯进黄景超的脑海里。要怎么做?他一开始也没有思路。辗转反侧,思来想去,“试验试验,就是要试嘛,只有试了才有机会成功”。于是,他找到村里的部分青年腾出了10亩水田,又找到当时的昌墩农科所协商研究,以优质的灿优稻谷种子作为试验。
 
  “试验田第一年的亩产达到350多公斤,当时算是试验成功了,各家各户纷纷前来要种子。”黄景超说,“现在我们国家研发的种子越来越好,那是经过无数次试验的,你看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亩产1000多公斤都不成问题了。”
 
  聊到此处,黄景超起身向茶壶里加了热水,淡淡的茶香再次飘满客厅。他坐下来,点起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在烟雾中他又陷入了沉思……
 
  改革开放初期,乡镇各种小型企业迅速发展。1990年,黄景超调到叫安乡(现叫安镇)企业办工作,负责联络各个企业。“那时候叫安乡大大小小的企业有60多家,木制厂、砖厂、机械厂等,几乎每个村都开办了企业。”黄景超说。
 
  1993年,黄景超到凤凰茶厂当了厂长,直到2000年。也是在这7年时间里,他学会了种茶、制茶。1999年,他开始谋划自己的茶园,种植了30多亩凤凰云雾茶。如今,他还办起了上思县首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家庭茶厂,并且创办了上思县景超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引导合作社成员种植茶树。
 
  目前,上思县景超茶叶专业合作社种植茶树105亩,累计带动10户脱贫户种植茶树,每年创造近30个就业岗位。种植的品种包括凤凰云雾、金牡丹、矮脚乌龙等,平常主要销往南宁、钦州及本市,其中堂凤牌红茶、绿茶均已纳入广西扶贫产品名录。
 
  黄景超说,他的梦想是把凤凰茶打造成为精品,让新的一辈人接着做,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让大家持续富起来。
 
  “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不仅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种田还有多项补贴,我们种茶、制茶的也能享受优惠政策,多好啊。”黄景超说,“百包村早已实现脱贫摘帽,条条水泥路通到各村各屯,农民的、集体的产业越来越多,现在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我实在还想象不出再过五年或者十年,这里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应该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黄景超又端起茶杯,细细地品了一口说:“你再尝尝,泡第一壶的时候还有点苦味,现在是不是越来越甘甜了?”(图片均由上思县融媒体中心 韦世仙 摄)
 
收藏 打印 关闭

一缕茶香飘满山

  • 发布日期:2021-04-18 16:59
  • 来源:防城港日报
 
黄景超在采茶。
 
 
黄景超向驻村第一书记刘峰介绍茶园的发展情况。
 
 
村民在黄景超的茶园里采茶。
 
  春日的早晨,黄景超坐在客厅的木质沙发上,用简单的器具泡上一壶茶,静待时光。茶香从壶里溢出来,飘满整个客厅。用他的话来说,“自己种的茶,怎么泡都香”。
 
  茶叫凤凰茶,因为种在凤凰山脚下。今年已是70岁的黄景超,也住在凤凰山脚下,就在上思县叫安镇百包村那交屯,他年轻时担任过百包村的党支部书记。他的家,是一栋三层的楼房,靠着自己多年奋斗下来的积蓄,2010年建起来的。
 
  热气从手中的茶杯里升起来,坐在沙发上的黄景超轻轻咂了一口茶又放下,回想起了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
 
  百包村地处十万大山腹地。从黄景超记事起,他眼中的百包村就是闭塞的,山多地少,贫穷落后。“家里三兄弟,1970年初,每人每月分到的稻谷不足15公斤。”说话时黄景超摊开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这双手曾在建设凤凰水库时期搬过石头挥过锹,也曾在无数个清晨拂去过茶尖上的露水。
 
  具有高中文凭的黄景超因为积极肯干又有文化,村干部动员他入党。1973年1月1日,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76年1月1日,他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黄景超清晰记得,那时正在凤凰水库的坝上干活的他,觉得风更轻了,干起活来也更有劲了。
 
  “一个人如果不思进步,那么还能干出什么成绩?党员就要带头干,群众才能跟着干。”黄景超拉高了嗓音说。
 
  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村民按下红手印,签下“大包干”契约,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不久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十万大山,百包村实行分田到户。
 
  黄景超家共分到六七亩水田,有了自己的责任田后,干活就更加“不要命”了。“第一年早稻收了1500多公斤,晚稻收了1000多公斤,那时候第一次感觉到不用再为吃不饱而发愁了。”
 
  实行分田到户后,当时已是村干部的黄景超受到叫安乡(现叫安镇)领导的鼓励,让他带头组织村里的青年人搞高产农业试验田,想办法提高产量。
 
  “试验田”的概念第一次闯进黄景超的脑海里。要怎么做?他一开始也没有思路。辗转反侧,思来想去,“试验试验,就是要试嘛,只有试了才有机会成功”。于是,他找到村里的部分青年腾出了10亩水田,又找到当时的昌墩农科所协商研究,以优质的灿优稻谷种子作为试验。
 
  “试验田第一年的亩产达到350多公斤,当时算是试验成功了,各家各户纷纷前来要种子。”黄景超说,“现在我们国家研发的种子越来越好,那是经过无数次试验的,你看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亩产1000多公斤都不成问题了。”
 
  聊到此处,黄景超起身向茶壶里加了热水,淡淡的茶香再次飘满客厅。他坐下来,点起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在烟雾中他又陷入了沉思……
 
  改革开放初期,乡镇各种小型企业迅速发展。1990年,黄景超调到叫安乡(现叫安镇)企业办工作,负责联络各个企业。“那时候叫安乡大大小小的企业有60多家,木制厂、砖厂、机械厂等,几乎每个村都开办了企业。”黄景超说。
 
  1993年,黄景超到凤凰茶厂当了厂长,直到2000年。也是在这7年时间里,他学会了种茶、制茶。1999年,他开始谋划自己的茶园,种植了30多亩凤凰云雾茶。如今,他还办起了上思县首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家庭茶厂,并且创办了上思县景超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引导合作社成员种植茶树。
 
  目前,上思县景超茶叶专业合作社种植茶树105亩,累计带动10户脱贫户种植茶树,每年创造近30个就业岗位。种植的品种包括凤凰云雾、金牡丹、矮脚乌龙等,平常主要销往南宁、钦州及本市,其中堂凤牌红茶、绿茶均已纳入广西扶贫产品名录。
 
  黄景超说,他的梦想是把凤凰茶打造成为精品,让新的一辈人接着做,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让大家持续富起来。
 
  “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不仅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种田还有多项补贴,我们种茶、制茶的也能享受优惠政策,多好啊。”黄景超说,“百包村早已实现脱贫摘帽,条条水泥路通到各村各屯,农民的、集体的产业越来越多,现在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我实在还想象不出再过五年或者十年,这里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应该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黄景超又端起茶杯,细细地品了一口说:“你再尝尝,泡第一壶的时候还有点苦味,现在是不是越来越甘甜了?”(图片均由上思县融媒体中心 韦世仙 摄)